如何让青少年远离抑郁症?

来源:科普时报学生体检要查抑郁症?这一新闻让抑郁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国家一直很重视青少年精神健康,把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视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孩子的身心健康关系到长远的人生幸福和社会发展,防治抑郁症,父母更需尽力尽责。


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家长要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抑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抑郁症是常见的疾病,而且近年来有着持续增长趋势。《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的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24.6%,其中重度抑郁7.4%

为什么青少年抑郁症越来越多?一方面,现在青少年的课业压力巨大,生活方式局限于室内学习;另一方面,是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和了解抑郁症,医院的流行病学调查水平也在提高,检查出抑郁症的数量和概率也越来越高了。

以前人们不了解抑郁症,也不重视,很多有病的孩子被忽视,根本没有得到检查,更不用说有效的治疗。很多家长认为抑郁症和自家孩子没有关系,孩子发病了还无知无觉。比如孩子面临中考、高考,不但不紧张反而越来越发蔫,父母会指责孩子逃避学习,没有想到可能是受到了抑郁症的困扰;更严重的是,有些孩子留只想好好睡一的纸条跳楼自杀,父母非常震惊,完全不敢相信乖巧的孩子长期以来承受着重度抑郁的折磨。


青春期女孩患抑郁症比例是男孩的两倍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压力的问题。在家庭方面,容易诱发青少年抑郁的,包括父母的情感缺失、激烈的家庭冲突、经济困难和父母离异;在同伴方面,比如说没有亲密朋友、缺少交流或者被同龄人排斥拒绝、遭遇校园暴力,而恶劣的同伴关系会导致恶性循环,因为没有朋友会抑郁,抑郁的人更加缺少朋友。恋爱关系的挫折也可能引发抑郁症。

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受到抑郁症的困扰,15岁的女孩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孩的两倍,这可能是青少年激素的变化降低了青少年对抑郁的抵抗力,尤其是青春期的女孩子对自我身体的认知比男性更消极,更倾向于反复的沉思默想。

有的父母自己就有抑郁症或者陷入婚姻冲突,无力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不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甚至对孩子进行情感虐待,对孩子遇到的学习、生活困难挖苦、讽刺、嘲笑、打击。因此,父母首先要关注的自己心理健康,努力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在一些有问题的家庭里,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为了把分崩离析的家庭连接在一起,就以自己出现病症的方式来挽救破碎的家庭,这种家庭一旦父母关系修复了,孩子的状况也就改善了。

专家认为,抑郁症的增加还与青少年户外活动太少有关,头脑和身体的发展不能够协调。因此家长要鼓励青少年多到户外活动,和阳光亲密接触,进行有氧运动,松松筋出出汗。


抑郁症很难靠意志力战胜


家长要区分情绪低落和心理障碍,区分品行问题和心理问题。

抑郁,是一个在青少年中很常见的问题。青少年我很抑,有可能是说他情绪低落,也可能是一种持久的心理障碍。如果只是持续一段时间的悲伤,但是没有其他的症状,这只是抑郁情绪,但是严重的抑郁障碍就是一种心理学上的诊断了。

如果家长缺乏心理学知识,容易把心理问题归结于品行或意志力问题,一味对青少年进行批评指责,甚至粗暴惩罚。如果得不到专业的帮助,青少年本人也会怀疑自己是无病呻吟、矫情,但又无法摆脱痛苦的情绪,所以非常悲观无助,加速恶化。其实,心理问题不是品行问题,也很难靠意志力战胜抑郁症。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


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是很有效的。实验将青少年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现心理治疗往往能够有效地减轻抑郁的症状。目前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青少年抑郁有效的方法。所谓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改变帮助青少年的认知习惯,往往有抑郁症状的年轻人会以消极的方式来解释生活中发生的事认为永远不会变好了、认为自己的生活很糟糕、自己天生倒霉、无能为力,会反复咀嚼生活中的问题,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感,生活没有意义。

认知行为疗法就是要挑战这种消极归因,认为不快乐是可以改变的,目前的状况是可控的并不是永久性的。

一些父母有错误的认知,要么认为抑郁不是病,要么认为抑郁症就是精神病,吃药会有依赖性,导致孩子没有得到持续专业的治疗。父母要相信科学,一旦孩子的情绪障碍持续恶化,就要及时就医,专业人士会给予对症治疗。

预防和治疗抑郁症要相信科学,积极行动。家长要从观念改变到行为改善。不再人为增加压力,允许孩子走自己的路,接受孩子的自身特点,接受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创建时间:2021-12-06 15:02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