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应对新冠“灰犀牛”最有效手段

来源:中国科普网新冠病毒大流行不黑天,是一灰犀事件,我们几年前就知道冠状病毒将给人类带来很大挑战925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2021中关村论坛第二届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上如是说。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仍然存在疫情输入和局部流行的风险。与此同时,新冠病毒变异持续累积导致传播力不断增强,未来新冠肺炎可能会流感趋势。疫苗作为控制传染病最有力的技术手段,是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最有效的措施。

  疫苗对防重症和死亡有明显效果

  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高福曾提醒流感和冠状病毒将给人类带来大流行但当时人类并没有准备好高福还称,虽然新冠病毒被叫COVID-19,但很可20年前30年前甚50年前它已经在某个地方藏匿着

  针对疫苗的防疫效果,高福坦言疫苗在防感染上差了一点,防发病上又差了一点,防传播也不能防住全部,但在防重症、防死亡有明显效果

  疫苗的防御效果不言而喻,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张雨东对外披露:截至目前,我国已524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向全100余国家及地区提供了5亿剂新冠疫苗。

  应对突变株的新重组蛋白疫苗正在研制中

  多位专家一致认为,疫苗作为控制传染病最有力的技术手段,是应对疫情常态化的最有效措施。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介绍,中科院将新冠疫苗研发作为抗疫科技攻关的重中之重,确定了灭活病毒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mRNA疫苗VSV载体疫苗等多种技术路线同时并进的策略。

  张亚平透露,联合研发的灭活病毒疫苗已经在去年取得了国家药监局的有条件上市许可。今310日,中科院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在中国国内获批紧急使用,成为国内第四款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也是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重组疫苗。近日,该疫苗三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经完成,显示了良好的保护效果。

  针对新冠病毒突变频发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中科院正研制应对新冠突变株的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同时持续加强病毒疫苗研发相关的基础研究,已经部署下一代疫苗研发新技项目,着力研究长效免疫记忆形成机制相关的科学问题,支撑冠状病毒长效疫苗研发的技术创新。

  加强第三针免疫效果更广谱

  对于人们一直关心的新冠疫苗加强第三针是否必要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上肯定了它的重要作用。

  谢晓亮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加强第三针疫苗最好在接种第二6个月之后打,人的免疫系统对病毒是有记忆的,当接入加强第三针疫苗时,人体血液的综合抗体马上就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可以维持至9个月的高水平。

  变异株的出现已经让大半的疫苗中和抗体失效,但这不意味着疫苗完全失效,另外一半仍有效,只是效力有所降低谢晓亮称。

  据谢晓亮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二针疫苗接种者的血液中综合抗体滴度在几个月内明显减弱,但体内的免疫记忆力仍未丢失。如今,疫苗对广泛流行的德尔塔变异株抗疫能力降低,造成突破感染,但接种加强第三针即使在第二针灭活疫12个月以后仍能7天之内唤醒免疫剂有效抗御德尔塔变异株。

  会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免疫治疗研究组长彭华也介绍了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重组融合蛋白新冠疫苗V-01)在加强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她表示,针对野生株和德尔塔株I期成年组和老年组受试者在加V-01加强针后,假病毒中和抗体提高10倍以上V-01能有效对抗各种变异株,对老年人群具有同样免疫效果,第三针加强免疫后保护效果更广谱。

  谢晓亮透露,针对变异株,他所在团地目前已研发出一个全谱、足以抵抗所有现存主要变异毒株的单个抗体药物,同时也能有效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变异株。


创建时间:2021-09-27 09:16
浏览量:0